鄭老師講古-莊子《第廿三講》
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可以說是中國哲學上最大的一個問題了,就是「人性善」還是「人性惡」的問題。
養身主裡對這個問題的觀點非常讓人吃驚,莊子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他是什麼意思呢?雖然各家解讀有很多不同,我們先看他字面上的意思好了。 「為善無近名」是說「你做善事,不要做到名滿天下」,「近」就是接近,他用這個字是說不能做到什麼程度的意思;「為惡無近刑」,就是「做一些壞事,也不能做到觸犯法律」,從字面的表面意思就是這樣。
這個和我們主流的思維很不一樣,我們主流的思維,認為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一定要純善,所有的善事都要去做,惡呢,就一定要扼殺在搖籃之中,絕對不能做任何壞的事情。從小孩出生我們就教導他,任何好的事你要做,但是有一點壞的,就都不能做。我們對小孩子的管教可能說得最多一句話就是「不行!不可以!不能!」,總是「不」字開頭的,所以小孩接受到的都是no no no!什麼都不能做,那是因為我們一看到那個惡的苗頭,就要趕快把它扼殺掉。
莊子對人性不是這麼看的,他為什麼會出來這樣的一個「做善事不要名滿天下,做惡事不要做到觸犯刑法」言論呢? ,他背後的人性論是什麼樣子呢?
我們知道在先秦有兩大對立的人性觀,一種叫「性善論」,一種叫「性惡論」,這兩種論證的代表分別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認為人性本來就是善的,他舉的例子是「乍見孺子入井」就是一看到小孩快掉到井裡去了,每個人都會生出「怵之心」,就是很害怕、很擔心。因為我們每一個人跟小孩都是同類嘛,不管你是誰,你平常是一個好人還是壞人,看到小孩要掉到井裡的時候,心裡一定會很不安,一定會驚一下:「哎呀!這小孩要掉進井裡去了!」
孟子這個例子非常精彩,他後面還有解釋,說「這樣做的人,並不是這個小孩的家人,也不是小孩的鄰居哦」,孟子說這些都排除在外,這個小孩是跟你完全陌生的,你不是他的家人、不是他的鄰居,為什麼還害怕他掉下去呢?表示你心中有善,有惻隱之心。所以呢孟子由此推出人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個叫做「四端」,是整個儒家的人性論特別精華的部分。
荀子呢就是唱反調的,他跟孟子不一樣,他說人性本來就是惡的。大家知道後來的韓非子,還包括秦始皇對韓非子的利用,都在於他看見人「性惡」,人和人之間主要是為了「利」,那該怎麼辦呢?得採取法家的思想,一定要用嚴刑峻法讓人的惡完全消除。所以荀子的理論在古時候也是被歷代所運用的。
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但是荀子又說「化性起偽」,就是透過一個好的外在的環境,一個好的教化,是可以把那個「惡」去掉的。 「偽」就是人為,可以透過人為的修,去惡揚善,最後還是可以得到善的美德。
這兩派的人性論其實比較靜態,就是一個從善講,一個從惡講,立基點已經有了成見的先決。但道家很特別,道家是超越善惡的人性論,這個仍然要從老子說起,因為莊子的思想來自老子。老子第二章非常有意思,他說「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就是天下的人在討論美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什麼是醜了,當你去討論善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什麼是惡了,因為這是一對陰陽,沒有美麗哪來醜這個概念呢?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好人,其實我們心裡非常清楚什麼樣叫一個壞人。所以老子的意思是,善惡的種子都在你的身上,沒有辦法定位人是善還是惡,善和惡是從你後天的行為中給出的一個判斷,你做了一個對別人有利的事、我們把它叫做善,做了一個損害別人的事,我們把它叫做惡。
所以呢莊子就認為人身上是有善有惡的,沒有辦法說人性是善,還是人性就是惡。莊子認為,你在求善的時候也不能執著、不能極端,我們上一講就說了,一切東西都不能去強求,如果執著了就會消耗殆盡,包括美名,所以從莊子這個角度去看問題就很有意思,比如說一個慈善家,他到處去捐款,那這種捐款是不是一定就帶來好的效果呢?我們現在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從莊子的角度來看,為什麼做好事不能做到名滿天下?大家都知道你是個慈善家,這個慈善家之「名」到底會帶來什麼壞處?在莊子看來,那是一種束縛,給大家舉個例,我們有時會在大陸的抖音一類的平台上會看到有一種人,他捐了很多錢,可是他在捐款的時候特別高調,會把幾十萬幾百萬,全部堆在後邊,甚至還讓他捐款的對象拿著錢跟他合照。有個故事,說美國有個紳士,他看到一個年輕人像乞丐一樣蹲在路邊沒有工作,很潦倒的樣子,他就想幫助他,這個紳士特別有錢,可是這個先生不是直接給那個乞丐一筆錢,他跟這個小伙子說,我家有一個房子就需要拆掉重蓋,你看你身體這麼結實,可不可以幫我去搬搬磚頭啊,這個小伙子就去幫他拆房子蓋房子了,忙了好久,然後這位紳士才給了他一筆錢。這個紳士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幫助他呢?一來是讓他勞有所獲,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另一個呢是讓他有尊嚴的得到這筆錢。
你不是給別人錢就一定是善良,你要讓別人很有尊嚴的接受到了這個幫助,這才是真正的善。所以不管一個人多麽的潦倒,都是有自尊心的,不會輕易想要得到別人的施捨,古人說「嗟來之食」是不吃的,所以真正想幫助他人的人是不會留下名的,做慈善做到一定程度,也會被這種善給綁架,比如說遇到一些天災傷害,有個人捐了很多錢,下次又有一些人禍災變什麼的,他能敢不捐嗎?有一些明星啊、名人啊就這樣,到處捐錢,因為他不捐別人就指責他,發生了這麼大的災難你怎麼能不捐呢?其實很多人不是真的想捐錢,而是被這種道德綁架被迫去捐,這個也異化了「善」本身的涵義。
甚至連有些小學生也有這種習氣,我們小時候會有一些什麼愛盲鉛筆、防癆郵票還有愛國捐款買戰機什麼的,如今在一些災變的時候,學校也會發起一些捐款活動,老師說大家隨意,回家跟爸爸媽媽講,小朋友就互相比較,別的小朋友捐100,他回家就鬧說不行,爸爸你要捐200才行,試問,那還是一種善嗎?那還是捐款嗎?只是在比富而已。這種問題就很多,就算我們放一個捐款箱在那裡,其實也是會影響的,因為有的人錢少就不好意思拿出來捐,每個人捐多少別人是能看到的,而其實低調的捐款、不計多寡的捐款,才是考驗自己善心的,因為你發自善心去做這件事,目的不在於贏得名,而在於贏得一種心安,是我對這件事、對這個人有同情,我捐款是因為我自己很喜樂,我這樣的心裡比較安,因為我有一點點能力幫到別人了,而且也是一種自己的積德,當我們做善事的時,我們心裡有一個自我的安慰,做了善事積了德,肯定不會是壞事,所以這種就是莊子為什麼會說「為善勿近名,為惡勿近刑」,善不要做到那麼極端,惡也同樣如此。
我們再來聊聊這個「惡」的事。我們都知道儒家是主張「純善」,你要修善修到聖人,但是道家是很寬容的,首先他承認人性中有惡,對待我們身上善惡參半的情況,你可以說有的人是好更多一點,有的人是壞更多一點,但就是好壞都有、善惡都有的這樣一種情況,才叫「人性」。道家對於「惡」,首先是尊重、接受,然後疏導,而不是說把惡扼殺在搖籃之中,也不是說對惡就特別的忌諱,我們在學道家一定要知道,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惡,這點不容置疑。
對這種惡從小就去發現、去處理,比如說你們可以去觀察小孩子,一定會發現幾乎每個小孩都有破壞力,而且破壞力極強,很多小孩子就喜歡把小蟲子捏死,你堆了一疊東西,小孩就喜歡把它打亂推倒,之後他就從那種破壞中得到了快感,特別開心,其實小孩子身上有很強的破壞力,喜歡打架呀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那你怎麼去疏導他呢?他有破壞力你怎麼辦?你可以讓他去練跆拳道呀、練武術啊,就算可以適當的打一點小架,也不會有太嚴重的影響。在美國的教育中,小學生兩個同學之間打架,老師根本不管,就在那看著,就讓他們打,要讓他們學會面對對方,讓孩子把多出來能量都給打完,重點是打完了之後要怎麼面對爭議點後續的處哩、兩個孩子之間之後的人際關係處理。這個破壞力它是一種惡,但是要讓他從小就疏導出來,否則的話,將來會變成大惡。
我們會看到有一些人,比如說轟動一時的清大王水溶屍事件、台大張彥文情殺案,很多學習特別好的人甚至是學霸最後為什麼殺人?為什麼犯罪?相信能夠讀到這麼高學歷的人,家裡應該也有一定的教養環境,自小家裡對他們的要求就會很高,很多都是從小就教育孩子,你要向善啊、你要當好人啊,然後如果犯了一點點的惡就會狠加批評,而不是積極的去面對、引導,其實重要的是一開始就給孩子有相當程度犯錯的機會和承擔錯誤的能力,這就是一種責任感,長大了之後他不會犯大錯,在他犯了錯的時候,他也能知道怎麼去承擔,這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我們教育每個孩子十八歲以前,都要給他充分的犯錯的機會,連我們古代聖人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每個人都會犯錯的,犯錯你改了,才是真正的善,而不是一個從來不犯錯誤的人叫做善,那是一個不正常的人,所以道家很現實也很寬容,同時也很客觀。
小的時候的「惡」發生的時候,一定要教他承擔責任,其實我們很多人小時候都是這樣成長,我們的爸爸媽媽對我們很嚴格,你打破一個碗都可能訓你半天,其實苛刻的要求孩子,他長大會特別害怕犯錯,他只要想到他家長那種責備的目光,就覺得太可怕了,就會有一種罪惡感,所以呢在這恐懼和罪惡感的心理下,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如何正確的去解決與承擔,而是可能會用一些過激的行為去掩蓋、去逃避。所以從小讓孩子知道,允許你犯錯,但是犯完錯誤你要承擔責任,那之後他就會注意,會改正,如果十八歲之前人格養成的階段我們不給孩子這個機會,將來就更晚了。
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第一時間批評責罵,很多時候甚至是絕大多數的時候,是無心之過,是不小心的,這是我們站在教育者角度要去先分辨清楚的前提,例如我的妹妹小時候曾經把一個很大的磁茶盤給打碎了,當然,他是不小心的,他只是想幫忙,卻又錯估了自己的力氣,打破了之後,我父母是比較傳統的那種,自然就是一頓責罵,這件事我妹妹一直放在心上,有一回,我女兒還很小的時候,我妹妹送了她一罐玻璃瓶裝得很漂亮的餅乾,我女兒很喜歡,拿著拿著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玻璃瓶粉碎四散,我那時並沒有責罵,因為我知道我女兒不會故意想打碎那瓶子的,當下第一件事是大家先都別動,檢查有沒有被玻璃割傷,然後跟女兒說「別怕,你不是故意的我知道,現在開始要注意不要因移動踩到碎玻璃而受傷,我們小心一點,把這裡收拾乾淨。」然後慢慢的帶著她碎玻璃給清理好、一邊收拾一邊跟他說手上拿著東西時要謹慎,要懂得衡量自己的力氣夠不夠,如果錯估了自己的能力,遇到的結果可能會有危險、會受到傷害,而東西壞了很可惜,辜負了姑姑送你餅乾的心意,要去跟姑姑道歉,一直到怎麼把玻璃碎屑包好以免割傷清潔人員等等,都跟他好好地講。
其實當時正好我妹妹在一旁看到了,她當下心裡頭那個陰影是一下子就浮現,立刻想要護著她這個小侄女不要挨罵,準備只要我一開口罵孩子,她就要跟我開戰了,但是看到我的處理態度和方式,當場眼淚都掉了下來,妹妹跟我說我那樣的處理解開了她長年以來心裡的一個結,而我的女兒雖然當時很小很小,但是後來做事情會自覺性的謹慎很多,有時還會被家人笑他挺「怕死」的,而她其實膽子不小,但是在做一些挑戰之前,很懂得衡量自己的能力,以及預先想到很多的後果,這點連我都覺得自己比不上她。所以,事情有了過失之後怎麼去彌補,如何為做錯的事承擔責任,如此而已,所以我們慢慢積累這樣的經驗多了,也就會真正的去面對我們的惡了,好好的把它疏導出來,好好的去面對,然後好好的去更正,並且成為日後的警惕,我覺得莊子這個篇章的含義是如此,而不是讓人與惡完全絕緣,要知道,在人性中要求無瑕疵的純善是不可能的,是變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