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老師講古-莊子《第四講》
把大鵬和小鳥的故事說清楚之後,我們可以開始正式講講莊子為我們提供了什麼樣的一個逍遙境界。
其實莊子講了六種人,前三種的叫「有待逍遙」,後三種是「無待逍遙」。
「有待逍遙」是什麼意思呢?是我們要依賴一定的條件才能達到自由。「逍遙」是心靈的自由,可是通往逍遙的路很不好走。莊子先舉了三種人,我們來看看他們「逍遙」在哪裡,而我們自身又達到了什麼樣的位置。
莊子講的第一個人的是大家都羨慕的「君王」,是掌握著名利的人物,是「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就是他的智慧、他的榮譽、他的德行、他的能力都可以夠治理一個國家,這種人擁有金錢、德行、文化、權力、地位….我們能想像到的世俗中的東西他都擁有了,那這樣的人他是否逍遙呢?莊子說:「他也以為自己已經逍遙了,但其實他什麼都放不下。這是第一種人,他擁有的東西很多,但是又放不下,所以反而內心很不自由。大家看古代的皇帝,個個都憂心忡忡的,特別緊張,因為他們得到了什麼東西就害怕失去什麼,這個是擁有者內心的不逍遙之處。
有許多企業老闆喜歡跟我們道士、修行人聊天,講講運勢風水什麼的,我也會跟他們講莊子的逍遙,希望他們能很多事看開些,講完了他們常會有一個尷尬,說「老師,你講的都是對的,就是我什麼都放不下….」。他們說你到的那個位置上你就要考慮你的家庭、你的員工、這個公司以後怎麼發展等等的,不是能輕易放下的啊!所以他覺得自己雖然擁有了很多錢,擁有了聲望、地位,也被人尊重,但是他們常常覺得自己就像龍中的鳥一樣,完全是不自由的。
所以這種人雖然很多人羨慕,可以說他們擁有的是很多人一輩子追求的東西,但是在莊子眼中只是逍遙的第一步,只是逍遙中最低的一個層級。如果說逍遙有「攻略」的話,這是破關的第一步、第一關。
第二種人那就很厲害了,第二種人是我們要努力一點才能達到的,這種人叫「宋榮子」。據說宋榮子就是歷史上的宋銒,這個人也是道行很高,他能做到什麼呢?他對之前講的那種「君王」感到不屑一顧(至少他是一笑置之),他覺得「君王」這樣的人其實並不灑脫,因為擁有的東西太多了。
那宋榮子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之前也說過這句話:「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人都讚譽你,你也並不因為他們的讚譽就更加努力的追求好上加好,大家知道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特別難,因為我們都有虛榮心啊!我們都喜歡被別人誇讚,我們這是人性中本來就具有的,我們要達到這種「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的境界,那是得要「戰勝人性」的啊!
人有三種「性」,第一是「動物性」,第二是「人性」,第三是「神性」。我們要克服人性,就相當於要從「人」的層面轉化到「天」的層面,是從一個世俗的「人」往「神性」上去做提升了!所以這一定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為什麼說人都有虛榮心呢?我們觀察小孩子吃飯,他吃一碗的時候,爸爸媽媽跟他說:「你好棒棒啊!你再多吃點。」然後這個小孩說再來一碗,他的肚子已經吃得很鼓了,還要再拼命的吃。為什麼呢?因為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旁邊誇他,說你吃得真好,馬上會就長高長大了!他就拼命的吃。
所以你從一個小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這種天性,而小孩子是最能反映人性的。所以當別人誇在我們的時候,我們是經不住誇的,有一句話說「成功容易,但是不容易經得起成功的打擊」,這句話非常有意思,成功竟是一種「打擊」?!為什麼呢?因為有虛榮心啊!我們成功了舊會驕傲、會飄飄然、忘乎所以,這都是人性中本來具有的,無可厚非。
所以宋榮子他可以做到「你可以讚譽我,但是我不是為了你載譽我而去努力的,我的努力,是因為我的內心知道這是我要做的事情」,這就是下面一句話說的,叫「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就是「我知道什麼是內在的我、什麼是外物、什麼是他人。你可以對我有讚譽,但是我不會受你的影響」,所以這樣的人就更加灑脫一點了。
「辨乎榮辱之境」是說「我知道什麼是光榮、我知道什麼是恥辱」,那就對應了另外那句「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都覺得你這樣做不對、都跟你持反對意見,你也不會因此而沮喪。為什麼呢?因為他自己心裡明白什麼是榮、什麼是辱。
有一個很著名的詩人叫北島,他有句名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就是指人在慢慢變得卑鄙,在一點一點變糟糕的過程中,「高尚」是多麼艱難的一種存在。北島的另外一本書叫「失敗之書」,裡面講了很多看起來很失敗的人,流離失所,沒有正規的工作,然而他們還在寫詩。所以失敗之書裡的一個個故事反而是在說另一種「成功」,那就是內心理想的成功,這樣的例子非常多。而我們今天所認知的「成功」這個觀念太強勢了,我們特別的怕被別人叫做「loser」-失敗者。
有不少的戲劇在描寫小人物於社會之中拼搏、奮鬥、掙扎的故事,我們常見角色們在奮鬥的過程中都害怕被別人叫做loser,如果你是一個失敗者,就會覺得特別的恥辱,可是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成功和失敗的標準是別人定出來的,我們其實是在拿別人的殘酷標準在衡量自己。
宋榮子就會說:「不!我就不這個樣子!你覺得我這樣不對,只要我內心覺得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我依然可以堅持!」所以他的內心是非常強大的,他也是非常智慧的,他不用自己的生命去取悅全世界,而是踏踏實實的走一條屬於他自己的路。
這樣的人他的心就會很輕鬆,因為他不是在迎合別人,同時他也不會被別人的打擊一下子就擊垮了,這真的是說起來很容易,而做起來特別困難的一件事。
很多偉大的作家都是如此,從古到今幾乎無一例外,他們都堅持了自己的道路,不管別人怎麼議論。有一個中國詩人叫海子(查海生),他也是影響了整個中國八零、九零年代一整代人的人格形成特質,啟發了當時許多青年。海子就是個這樣的例子,他在短短的二十五年的人生中,一直在堅持寫詩。有一次他到一個酒館,他說「我已經沒有錢了,走投無路、窮困潦倒,我給你寫詩,你給我一碗酒喝好不好?」然後老闆就跟他說:「酒我給你,你還是別寫詩了。」而海子仍堅持寫詩,這也造就他在中國當代的詩歌史上站著極重要的位置,也是因為他一直在堅持寫他的詩,儘管別人這麼嘲笑他,儘管想給一碗酒把他打發走也不想聽到他的詩,雖然遭到這樣的非議,他依然是把自己最好的才華顯現出來。
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我們要是知道自己內心想要什麼,我們知道內在的標準是什麼,就不會被外在、他人的標準給牽著走了。
很多人到了一個年齡,社會上似乎就有個要求你必須結婚,到了一個年齡就必須生孩子,如果你沒做到,就會有很多標籤,比如單身狗啦、剩女啦之類的。還有一個很殘酷的法則叫「甲女丁男」,就是一個女生,尤其是特別優秀的女生「剩」得特別嚴重。為什麼呢?每個男生會選比自己弱一點的女生,然後第二等的男生再選一個比自己弱一點的女生,比如說男的博士找女碩士,男碩士找女學士….最後造成的現象,就是女博士找不到對象,最後只能嫁一個高中畢業生了,所以這就叫「甲女丁男」現象。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呢?像什麼「剩女」一類的這種標籤,其實就是因為當你沒有找到那個你愛的人的時候,而你的年齡又到達的社會認為你應該結婚了的那個地步,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矛盾,可是多少人能堅持下來呢?面對這樣社會制定好的一種尺度標準,我們常常是必須掙扎、對抗的,如果你去敷衍他的話,可能你的人生就要面對更大的悲劇,畢竟人總不能湊合著過一輩子嘛。
所以這個不僅是反應一個社會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反應你內心有沒有一個自己的標準,所謂「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如果你有的話,恭喜你!你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樣你走了道路才是自己的。
所以莊子的「逍遙」其實背後有很沉重的東西,要你去思考如果你的價值觀跟整個社會的規則不一樣的話,該如何去調節他。莊子本人就調節的很好。
我們從古到今也有很多調整得非常好的案例,比如說王維,他不喜歡官場,但是他做官也可以做得很好,他做官的時候就認真做官,下班回家了就在他的小別墅裡隱居,然後彈彈琴、喝喝茶,調節的就非常好。像蘇軾也是,他該仕的時候仕,該隱的時候隱,他在《沁園春·赴密州》裡的那句「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看得出來他就有這麼大的一種彈性,這句是在說「我是被這個時代『用』還是被這個時代『捨棄』是由不得我的,才能有的時候能發揮出來,有的時候時運不濟就發揮不出來,都沒有關係」,他的心態調適得非常好,這叫「用舍由時」,而「行藏在我」是說「我是要出來適應社會常規去做事,還是我藏起來去過一個真性情的生活,這是我可以選擇的」,這種「選擇」在西方哲學裡稱之為「人的主體性」,德國偉大的哲學家康德,他就非常注重這「要有自己的獨特的主體性選擇能力」。所以莊子的思想背後不僅是有一個強大的心理素質,而且有一個選擇的智慧。
「袖手何妨閒處看」蘇軾這句話說得非常妙,非常的「道家」味道,就是「我也可以站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之外,隔著一層去看這世界,我何必一定要在這個紅塵之中打滾呢?一定要做的跟別人一樣呢?別人幹什麼你就要幹什麼,不是會很辛苦嗎?」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不能「袖手旁觀」的,我們今天雖然流行當「吃瓜群眾」,其實沒有幾個是真的在吃瓜的,都是某程度摻和在其中。如果你真的能夠站在旁邊,不摻和但有滋有味的去觀看一個沸沸揚揚的世界,這同樣是一種智慧,而這個就是宋榮子可以做到的。
「有待逍遙」的第三種就是「列子」的境界。前面說的第一種是君王,第二種是宋榮子,宋榮子的境界是特別難以達到的,第三種境界那就更難以達到了,就是這個「列子」,就是「列禦寇」,他也是我們歷史上很重要的一位道家人物。
列子可以精神出去遊走,「旬五日而返」,就是靈魂出竅十五天之後再回來,這其實是他練氣功或是靈修的一種狀態,陽神出竅飛出去了,大家對這個應該有點概念,就叫「元神出竅」或「陽神出竅」,列子他就能做到這個陽神出竅,靈魂飛走了,過幾天又回來了,他做這個會消耗很多的能量,是必須修練而達到的境界,那是在練功打坐入定一類的狀況下產生的一種精神的自由。
在這三種裡面,宋榮子是最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這三種層次的逍遙在莊子的說法之中,都是依賴一定條件的。下一講我們再繼續來說說「有哪些自由是不依賴這些有形條件的?」,我們下一講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