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豪老師專欄
鄭老師講古-莊子《第十講》

鄭老師講古-莊子《第十講》

我們這一講開始來看齊物論這一篇,這篇是最精彩也是最思辨的一篇,在整個莊子內七篇之中排在第二,但是能跟它相媲美的其實只有秋水篇,這兩篇都是莊子思辨性的一個高峰,齊物論是以哲學性的為主、故事性的為輔,為我們揭示了一個面對大千世界時所應該有的心態和看問題的視角。

齊物論很深,不容易讀懂,但是也是能夠擊中我們心裡面最嚴重問題的唯一一篇。那麼齊物論一開頭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就是南郭子綦的故事。南郭子綦據說當時真有這個人,住在南城這個地方,他是楚莊王的一個司馬,他的道行非常高,故事從有一天他在靜坐的時候開始。

「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說他坐在那裡吐著氣時候,好像是失去了自己的對立面,「耦」就是跟自己相對的東西,他有個學生叫顏成子游,平常都在他身邊照顧侍奉他,顏成子游就跟他說老師:「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者也。」,這個「隱几」不是隱居的意思,而是靜坐的意思,顏成子游是說「今天今天坐在這練功夫的這個人,不是之前那個人了。」

為什麼呢?他說「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你在靜坐的時候,形體可以像是枯枝槁木一樣毫無反應,但是難道你的心裡邊也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嗎?

這個學生很會察言觀色,他看到老師不僅忘了身體,連心也一片空白,所以他說老師你今天的功夫很高啊!有三四層樓這麼高了!他一定是想知道老師怎麼達到的,但是南郭子綦不直接告訴他答案,開始給他講了一個天籟、地籟、人籟的故事。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女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我先告訴你啊,人所處的境界有三種,「天籟、地籟、人籟」,看你體驗到哪一種上了。那麼天籟是什麼?叫「大塊」,大塊就是「大風」,「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就是這個大塊發出一個原始的動力,像風一樣的推到萬物上,所以天籟是宇宙的最根本的那個力量的發出者,莊子並沒有太多描述,而底下描述比較精彩的是地籟,也就是大地發出的聲音,大家想像古代那個時候沒有那麼高的樓房,我們今天其實在聽這個風的聲音的時候是很弱的,因為全部被各種建築擋住了,城市裡自然的事物越來越少,都被人造物給取代了,古時候聽這個風,他就根據不同的樹的孔竅能發出不同的聲音,樹也是自然形成、奇形怪狀的,不是大家今天看到修的很整齊的樹,而那些奇形怪狀的樹呢,樹洞的大小不一樣、形狀不一樣,發出的聲音也就不一樣。

莊子就描述了,說那些樹洞「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就是形狀像鼻孔、嘴巴、耳朵一樣,像房樑、柵欄圈起來的空間,像容器、像地上的那些小坑坑窪窪的地方,它的形狀不一樣,發出的聲音也不同,具體又是什麼樣的聲音呢?莊子又有一番描述:「激者(像激烈的怒吼聲),謞者(像射箭的嗖嗖聲),叱者(叱罵聲),吸者(呼吸聲),叫者,譹者(哭泣聲),宎者(山谷回音),咬者(哀怨聲)」,這些大地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交雜在一起,是多麼的多樣有趣啊!他用這個來比喻任何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是有個性的,這些聲音在一起又是不衝突的、是和諧的,所以他說「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小風的這種颼颼的聲音有它小的和諧,而狂風大作嗚吼嗚吼的那種聲音,它有它大的和諧,整體上都是能達到一個統一的,後面一句「厲風濟則眾竅為虛。」就是大風刮過了,這個孔竅又恢復到它空虛的樣子了,又是一片的平靜。大家可以去觀察、去設想,在颳風、下雨天時你就聽一聽,這個聲音是非常精彩的,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又很和諧。

最後莊子有一句概括:「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這一句用什麼其他的語言去翻譯都很困難,甚至用現代的話語也沒有辦法翻譯,這是說你看那個大風刮過之後,樹葉輕輕的搖曳,你看那個水面在大風過後,它輕輕的波蕩,有一點點漣漪,非常的有美感啊。莊子其實是說大地上的每一樣生物都有它的特點,每個人也是,都不一樣可是整體上又和諧。莊子結尾結尾就說,「天籟」是個根本的原動力,它是整個宇宙創生的源頭,它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個性。

所以首先「齊物論」這個詞並不是抹煞個性,如果理解成「沒有獨特性」就完全違背了莊子的意思,「齊物論」恰恰是說我們要打通各種個性,要看到他們相同的一面,而不是去掉它們的個性,讓它們變得一模一樣,像一個模子裡出來的東西,大家千萬不要誤會。

「齊」並不是把所有東西變成一樣,而是打通所有的不一樣,這個是天籟、地籟、人籟比竹是也。「比竹」就是人吹拉彈唱、演奏樂器的聲音,在【禮記-樂記】裡就強調每一個人發出的音樂聲,其實都是他內心的反映。當然藝術的種類除了音樂,在詩歌、舞蹈等各個方面都是能代表「人籟」的,能代表人的個性,這個是莊子所注重的。

在【毛詩序】裡面也有這樣的說法,毛詩序就是闡釋詩的含義、來歷的一本著作。什麼叫做詩呢?「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是什麼意思呢?詩就是在心裡的志向,或者說意志、心思發出來,變成語言,就叫詩,那肯定是「情動於中」,情感在心裡形成了才會把它變成語言,當語言不足以表達的時候呢,就變成詠歌了,就開始唱起來了,那唱歌也不足以表達的時候那就手舞足蹈。所以人的情感當然都是獨特的,不同的人看同一個事物,看一朵花、看一條河、看一座山、看天上的浮雲、星辰、看奔馬、看飛鳥時,他的感受肯定不一樣,當人獨特的情感變成音樂,那音樂也會是充滿了個性,每個人所奏出的音樂都有他獨特的樣式,所以莊子講的天籟、地賴、人籟首先揭示的,就是這種個體性的不同,藝術只不過是表達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

老子他就很注重每一個個體,經常講「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尊重萬物的自然性,不要胡亂作為,莊子那應該是把老子的這種精神又擴張開來了。萬物的自然的狀態是什麼樣呢?就是齊物論文中所講的「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天籟落到每個人的身上他都是不一樣的,那我發出者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各取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所以齊物論一開篇是看到萬物的不同。

這個「齊」就不是說把什麼都變成一樣,而是說尊重萬物不同的個性,平等的去對待它,那麼人籟當然也要符合地籟,符合自然,地籟又符合天籟,是天發出的聲音,這個是天籟、地籟、人籟的關係。莊子的這句總結:「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天賦予我們各種不同的個性,可是「吹萬不同」-每樣東西都不一樣。「咸其自取」就是每樣東西取自己充足的部分,我取這個,這就是我了,那個坑坑窪窪發出聲音,那就是它了,如果是激怒的聲音、嚎叫的聲音可能就是一個很大的樹洞發出的聲音,好,那就是樹洞它自己,這叫「咸其自取」。所以簡單來說就是上蒼創造了我們,賦予我們獨特的個性,我們應該取跟自己個性完全吻合的,感到很自足,這樣就可以了。

所以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都要堅持他的天性,這是第一段給我們的啟發。至於這個南郭子綦後來是怎麼忘掉了自己、怎麼忘掉的心,我們之後會專門探討,探討他這個「吾喪我」是怎麼一回事,先僅就這「天籟、地籟、人籟」給我們的啟發,是在此所述及的部分。

天籟其實是指整個宇宙發出的一個最原始動力,我們要珍惜這個宇宙賦予我們的個性,尊重像大地上萬竅發出的聲音一樣,尊重他們的個性,這個是齊物論一開篇就告訴我們的東西。我們僅就人籟來說的話,「人比竹之聲」,就是人發出這個吹拉彈唱之聲呢,也是代表自己的個性和情感的,這種聲音應該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古代講的「音樂」就是如此,比如說古琴、古箏非常有意思,同樣的一首曲子、同樣的譜子,不同的人彈出來的一定是不一樣的,所以演奏的技藝高超與否,其實是看演奏者是否表達了自己獨特的個性。比如兩個人都在彈「酒狂」,那是敘述阮籍那種豪放的個性,喝完酒了,似醉非醉的,然後一段狂傲的一個表達,每個人彈都不一樣。

我的古琴老師是個非常古典溫婉的女子,所以在他彈酒狂時就一點都沒喝酒的樣子,我彈的時候可能也沒那個味道,因為我不會喝酒,不太懂那酒醉後的狂放感,可是我聽了方錦龍的酒狂,就蠻佩服他那種彈出了醉拳般的感覺出來,似醒非醒,似狂又有章法,當然,有些人覺得方錦龍的琴藝雖好但感覺做作了些,但人家是真的厲害,如果讓你也彈一曲酒狂,一定彈出來的也不一樣,因為可能你在彈的時候帶有著特殊的感情,也許是你有過大醉一場的經驗,也或許你會試著去把你想像中的阮籍給描寫出來,但都是同一首酒狂。所以真正的聲音是來自於內心,是來自於你的個性,這個才是「人籟」。

人籟當然不是要說每個人都應該技藝高超,都做音樂家,這不是莊子的意思,莊子是用聲音來比喻人的這種個性,我們經常說「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為什麼我們一聽到聲音就知道是這個人了,因為聲音是最能代表一個人個性的,那麼聲音再延展一點,就是音樂、詩歌。我們最早記錄的音樂理論,是在【禮記・樂記】裡面,說這個「音」是怎麼產生的呢?「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就是外物使我們的心產生一些感悟,我們就跟外物互動,於是
就產生出了音樂。

就像秋天你去悲秋,就產生了跟秋天有關的秋天音樂,春天你去傷春,就產生了跟春天有關的音樂。我們的內心感受外物來產生音樂,而那些音樂則代表了我們自己,詩歌也是這樣,而這些藝術的樣式也是最能表達個性的,而這種個性和天性,又是莊子最看重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