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老師講古-莊子《第十七講》
我們繼續來聊一聊這個「恢詭譎怪,道通為一」,這個「一」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這個「一」是混沌、是整體、是宇宙,在哲學中這個「一」就不是一個數字了,它代表一個全面的東西,我們要認識到「一」而不是「二」,這個「一」是最源頭,老子第四十二章很經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當然也有人斷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解釋起來有點不同,但那是另一個範疇的問題,而不管怎麼解釋,那個「一」都是最重要的核心與初始,有了一,之後才會有二、三,或分或化,成了為萬物。那莊子底下就說,我們是怎麼分化的呢?分化之後產生什麼問題呢?我們怎麼能回到那個「一」呢?哪一種對人生更好呢?
莊子說「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這句話非常有意思,我們來細細看。 「其分也,成也」就是看起來分化的很細,好像是一種成功,「其成也,毀也」但是其實成功了也是一種毀壞、毀滅,成功了不一定是好,我們可以從學科的劃分來說起,我們現在的學科劃分越來越細,而我們古代文、史、哲是不分的,大家看看古代的思想家,他的書法也寫得好、詩詞也做得好、隨時口邊就是引經據典的掛著歷史典故,然後除了文科好,還能騎馬打天下,文理兼通、文武雙全,像我很崇拜的王陽明就是一個,招兵買馬,平寧王之叛,還有像抗金名將辛棄疾也是,書聖王羲之還是個右將軍呢。他們基本上是所有的學問為一個整體,我們現在分科的好處是更加的專業化,而它的壞處就是分得越細,你對其他的學科越不了解,然後也因此就越無法打通。比如單單這個文學,就有中國文學、西洋文學、古典文學、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中又分先秦文學、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清代文學….學先秦文學的跟學魏晉文學的人各有其研究領域,相互交流不太起來,學唐宋詩詞的和學明清小說的人也不說話,這種現象在學術界很普遍,仔細想想,也很恐怖,同樣是中國古典文學,但是其實互相之間都是互相不能了解的,我們的知識路子看起來是越走越精,但相對的也就越來越狹隘了。
不要說文、史、哲打通了,光文學內部打通都已經很困難,更遑論中西方文學打通了,「其成也,毀也」也是這樣的意思,看起來某個專業你做得很好,可是你對其他事一無所知,轉換到其他的領域就成了白痴。我們稍稍有一點生活的常識就會知道,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通」的門類越多越好,而我們今天特別要求一個人成為「專才」,這其實會很麻煩,他在其他方面涉獵的就會非常少,當然要成為「專才」本身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雖然老子也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但你在一方面很通曉的人,在其他方面就很容易會忽略一些,能把所有都打通了才是莊子的理想的境界,這就是他說的「復通為一」,只有通達的人才會看到,其實世界不能分隔成這麼多東西,其實人生也沒有那麼多的計較,區分得那麼細,你得到了多少?我得到了多少?這就是下面莊子要講的,他說「為是不用而寓諸庸」,這個東西你看起來沒什麼用處,像「道」、「無」這種哲學性的思考好像沒什麼「用處」,其實在你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這個就是「庸」的含義,「中庸」也是這個「庸」字,「庸」的含義是「日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處處都是道,莊子在外篇的知北遊裡說道無所不在,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連最卑下的東西裡都有道,就看你能不能發現。所以他說「唯達者知通為一」,只有通達的人才會知道那個完整的道是什麼。
下面這句「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用它,才能夠通達,「知通為一」就是知道把生活中所有的道理都用上,「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他說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把這個用到日常生活中了,這個東西就是「道」。所以道不遠人,道並不是那麼抽象的,我們把這些道理全部用到生活中,那就已經實現了這個「道」。儒家也說「道」是離人非常近的,孔子在作繫辭傳的時候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去用,你卻不知道其實那個就是道,你用了你就是通達的人,如果你不用的話,它就是毫無用處的,你不用的話,「道」就是一個可以束之高閣的字而已。
莊子就舉了一個例子,我們怎麼能夠看到「一」、看到「通」呢?他舉了個故事叫「朝三暮四」,我們今天都很熟悉這個成語,以為朝三暮四是指比較花心的男人或是女人,其實這個故事原本跟花心沒有任何關係,它的來源就是這一篇齊物論,他講狙公賦芧,「狙」就是猴子,「狙公」是個很會養猴子的人,賦芧就是每天給他發糧食,「芧」唸作「ㄒㄩˋ」,就是橡樹的果實,猴子很喜歡吃,他就對猴子說:「早上給你三個,晚上給你四個,可以嗎?」,這時「眾狙皆怒」,猴子們都很生氣,覺得才給我三個太少了,而養猴子的人當然要比猴子聰明,養猴子的人馬上說:「好好好,我上午給四個,晚上給三個,你們覺得怎麼樣?」,換來的是「眾狙皆悅」,所有的猴子都很高興,歡呼雀躍,太好了,要給我們四個橡實了,猴子並沒有想到三加四等於四加三,一天還是這七個橡實,為什麼為了早上得到多一個橡實就那麼開心,而晚得到就那么生氣呢?所以莊子就說了:「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其實看起來也好,實際上也罷,都沒有任何差別,都是七個橡實,可是這猴子就會有喜怒哀樂,就會有情緒起伏,給多他就高興,給少他就生氣,其實當我們笑猴子的時候,我們自己往往也是如此,莊子背後說的其實不是猴子,而是人,而且是人的一生。我們拿到少的時候就特別生氣,先拿到那個多就很高興,其實沒有想到人生到最後是要算總賬的。你會發現人的這一輩子,你的得和失是相對平衡的,並不會因為你現在得了多了,以後就沒有了,也不會因為你現在得少了,就真的很吃虧了,而且當要得的多,要犧牲的也多,得的少,在許多方面其實會有餘裕,都是平衡的、相對的。所以他講這個朝三暮四的故事,是為了講人要怎麼能夠不患得患失。
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我們總是患得患失,總是害怕得到的不夠,總是害怕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我有不少的信眾來諮詢運途的時候,常常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而且是層層地把期待與要求疊加上去,像有個年輕的信眾過來找我,說他手頭緊,騎著破舊的摩托車過來,可是卻拿著最新款的iPhone,隨身的包包也是名牌貨,一開頭就問我,他的財運會不會好一點,我說先學會了量入為出、避免浪費,至少漏財情況會改善,就會接著問那該怎麼做才能賺多一點的錢?我說你先釐清自己的專才,多用點心力投入本職的專業之中,不要好高騖遠,隨意變換到不熟悉的跑道。然後他就開始問了那我財運改善了之後是先買車還是先買房子?能不能結婚?婚姻會好嗎? ….我就無語了,我心裡想,你就直接問我說老師我什麼時候會死好了。古詩十九首裡有一句話:「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小小年紀的年輕人,看來剛出社會不久,還在顧著自己的享受,家庭的負擔都還不懂得分擔呢,就已經想有了錢之後要買車、買房、結婚….當然這個社會有一些價值觀的塑造,也比較殘忍,有些人,我們說「比較會投胎」,年紀輕輕家裡就給他備好了豪宅、名車,花用闊綽,好比那個W Hotel毒趴的主角小開,那對很多在社會裡掙扎、在生活上錙銖必較的年輕人是一種很大的碾壓,好像奮鬥到最後的終點,就是那個小開的起點而已,所以有些年輕人的價值觀很受摧毀,那是因為沒有讀莊子,我們患得患失是因為我們總覺得某一個選擇會比下一個選擇好,我們總會覺得如果選擇這樣人生是不是更好一點,其實人生是一個起伏的過程,它並不是一個完全自下而上、直線上升的過程,在這種波折之中,有一個相對穩定,屬於你要走的那條道路,其實不管你選擇哪一個,可能最終都是殊途同歸。這就是周易繫辭傳裡說的:「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有一個作家叫史鐵生,他是個殘疾人,十幾年前過世了,被認為是中國最重要的當代作家之一,他有一個小說叫「務虛筆記」,他用了代號來稱呼不同的角色,一個個的代號彷彿是不同的門,你進入C這個門是一種殘疾人的人生,進了Z那個門就是畫家的人生,O號門是女教師….還有不同代號的門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生,而這些人生只有「不同」,沒有「高低」,我們患得患失是認為我們的選擇一定要更高、更好,其實沒有這樣好和壞的絕對標準,不同的選擇、不同的人生只是不同的體驗而已。
莊子有兩個概念很有意思,一個叫「天鈞」一個叫「葆光」,「天鈞」是說天然的均等,它賦予每一個人的都是公平的,我們要從整體上去看,要把時空視野放寬一點去看,有人可能會說那怎麼還是有些人天生就看不到啊、缺胳膊少腿的啊,怎麼會說都公平、平均呢?其實我比較傾向相信,上天應該在某一個我們沒有看到的方面,多賦予了那些人某種不同的天賦,若真要計較,那隻能用佛教的因果論、業報論去解釋了,我們討論的是一個「正常的人生」,也就是盡其天年、普遍性質那樣的一種正常人生,其實我們的付出的和我們的得到的,基本上是平衡的。在這樣的一個正常的社會,沒有什麼不公平的,這個是莊子的「朝三暮四」。那這種認知帶給我們思維方式上的啟示是什麼呢?這啟示了我們,對任何東西不要去比較,你一去比較就產生問題。有一句年輕人常掛在嘴邊的流行語:「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說得很順口,可是說的時候很少人真的深刻地去體會那個「比較」的重量其實是很大的。
你一比較,互相之間的關係就硝煙戰火了,因為你比較的時候,帶來的只有羨慕嫉妒恨,在莊子的眼中,人沒有必要去比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有自己命運的軌跡,而我們去比較,才是造成人際關係惡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家想想看,在家庭中你老是跟別人比較的話,你就會覺得自己的老婆不夠漂亮,自己的老公不夠有錢,自己的學歷不夠高….那這日子怎麼過啊?我們總是在比較中才會產生各種各樣心裡的不平,所以在莊子說的這「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就是每個人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你的特點、你的個性、屬於你的那條道路、你心裡的熱愛,而不是在於你比別人好、你比別人多出些什麼。
我有一個女信眾,很年輕其實長得挺漂亮的,但是他一直很自卑,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一直擔心她男朋友會跟別的女孩子好,她說她男朋友的辦公室裡那些女孩都太漂亮了,讓她壓力很大,每天都很痛苦、很焦慮。我就跟她說,首先,妳的特點是什麼?妳有妳自己的特點,因為這女信眾其實是個女醫生,這已經是社會精英群了,我說這就是妳的特點,你足以自信。其次,妳的價值不是建立在妳漂不漂亮上,妳的價值在於妳這個人就是值得愛的,妳坐在這就是一個獨特的生命,並不是因為妳擁有了什麼漂亮的長相、漂亮的身材,而高學歷、令人稱羨的職業等等也不是讓別人愛你的理由,真正愛你的人就是因為你的全部,是因為你的個性是如此、你的特點是如此,妳人就在這裡,這個就是你生命的真相。我告訴她這樣看自己,要有自信,然後對她跟男友之間有什麼樣的結果,都有充分的準備就行了,如果結果一定要跟男友分手的話,應該這麼想,分手是妳人生一個新的起點,而他給了妳一個機會去選擇真正適合妳的人,所以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這樣的焦慮,很多人都有,每一個人可能對自己的長相、顏值都不會百分百覺得滿意,總是會有各種擔心,擔心自己不夠漂亮、不夠有才華、不夠有能力….擔心自己各個方面的「不夠」,種種的患得患失。所以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看看莊子的思維,他的思維從來不是二元對立的,像是美和醜的對立、好和壞的對立、成和毀的對立….這些在莊子的思考之中都沒有,所以他的豁達是來源於他思維方式的高妙,而不是來源於他製造了一些像心靈雞湯一樣的文字,我們一定要讀懂莊子文章背後那「非二元論」的思維。
這種思維其實在儒家也是如此,可以說所有高明的哲人,他們的思維方式都不會搞二元對立的。孔子我們還算熟悉,他的學生說「哎呀先生你這麼智慧,有沒有什麼道理可以教我們呀?」,孔子就跟他說: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他說其實我很笨的啦,我什麼技巧都沒有,一些一般認為的那種沒什麼學問的人來問我問題我都答不上,我「叩其兩端而竭焉」,我只能從對方所講的事情之中的兩個極端,例如最好和最壞、最強和最弱這些,我知道了那些極端情況之後,就可以窮盡中間所有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智慧,「叩其兩端而竭焉」,就像我們中醫人便抓藥方一樣,有一些其實是毒藥,比如說附子,多了一些就會讓人致命,但是放了適當的量,就發揮治病的作用,用得少了,不但沒有用,還會讓人造成不適。這些中醫是瞭如指掌,各種藥的方子比例都是看狀況調整的,開多了也不行,太少了等於沒吃也不行,其中有無窮的配比,要根據你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得病時間、一直考量到不同的症狀、身高、體重、性別,甚至季節等等,他會用各種方式來解決這個病患的病情。所以「叩其兩端而竭焉」的智慧是要知道無窮的選擇可能性,而不是把兩端對立起來,只有好、壞,只有成、敗,只有美、醜,那種事事只懂對立的人,生活一定處處都是障礙。
孔子「叩其兩端而竭焉」的這種思維,其實在莊子就是「兩行」,就是「葆光」。 「兩行」就是兩端都能看到,「葆光」就是你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完整、看得到自己生命之中得失的平衡,看得到天然賦予你生命的種種,那你身上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這就是「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你身上這種生命的能量是取也取不盡的,就像大海的水一樣往裡面注也注不滿,往外舀也舀不完,這種無窮無盡的生命的能量只能來源於你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也不需要患得患失。